闹市边缘寻古迹 ——探寻莲花山保护区旁“蛮王城”古遗址

2021-05-06 17:07:44

日前,三星堆遗址重大考古发现让大家对历史古迹的关注和热情空前高涨,其实像这样在历史变迁中得以留存的古迹, 我们柳州也有。在柳州市莲花山保护区附近的水南村, 一直流传着一个“ 蛮王城”的传说,这“蛮王城”里有什么?“蛮王”又是谁?4 月初,笔者与市莲花山保护中心工作人员相约一同探一探这“蛮王城”。

笔者一行找到了水南村村民委员会。45 岁的村干部陈雪燕说,她对“蛮王城”的传说耳熟能详。“小时候就听村里的老人说,水南村六组附近最高的那个山头上有古代军事头领点兵点将用的堡垒,叫‘蛮王城’,都有八九百年的历史了。现在走在山下抬头就能看到石墙,不过历经风吹雨打,部分石墙已经坍塌了。翻过山岭还有一处很深的洞穴,据说是这‘蛮王’储藏兵器用的。”

听完陈雪燕的介绍,笔者一行请她带路,驱车驶入城市支路社湾路。支路尽头便是距离西江路口约 5 公里的水南村六组。在村屯道路尽头的山岭上,一片由不规则石块搭建而成的平台在绿色的灌木丛中 “探出头来”,那便是陈雪燕口中的 “蛮王城”。在她的带领下,笔者一行沿着崎岖山路向“ 蛮王城” 行进, 没走多远, 便看到了一块石碑。碑文显示, 市文物考古队在 2013 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发现了“蛮王城”这处文物点并设立了保护碑。碑文还提到,“蛮王城”遗址目前现存两道石砌城墙,背面山顶还有一处堡垒遗址,相传为北宋年间侬智高修建, 用于屯兵设卡,收取过往船只税。

笔者一行继续向山上行进,极目远眺,只见此地三面环山,东面山体有一处天然缺口正对柳江,宛如一座天然的堡垒。连绵的石山围住一片面积约 70 亩的平地, 平地之中又有一座小石山凸起, 仿佛指挥台一般。背面山体外沿的山腰上, 留存着“ 蛮王城” 的城墙。市莲花山保护中心工作人员操作无人机对城墙进行航拍。画面中, 这些由巨石堆砌而成的城墙厚约 1 米,距今约千年,依然耸立在山坡上,让人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眼前的一切,让笔者对这 “蛮王城”的建造者侬智高更为好奇。下山后,为解心头之惑,笔者又做了一番探寻。

带着对“蛮王城”建造者侬智高的好奇,笔者联系了我市文史专家、市图书馆原副馆长陈铁生。他让笔者到《城中二千年》 文史集中寻找答案。这部从多角度、多侧面再现柳州及城中区从古至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民族、民俗、人物等史事的文史资料集中,有不少与侬智高相关的笔墨。

书中称,侬智高为广源州人,有人称其为农民起义英雄,也有人将其视为落草为寇的山大王。为什么侬智高在历史上颇具争议?陈铁生又给出了一条线索——柳州政协文史资料编辑组在1993 年编写印刷的 《鱼峰文史》。

笔者按图索骥,在书中找到了相关记载。在交趾国 (今越南) 派兵大举入侵中国南疆时,侬智高曾七次向宋王朝上书求附,三次用特产、金银、驯象等贡品请求归附,也采取以战求附的策略,要求与宋王朝团结一致抗击外敌入侵。而宋王朝软弱并实行民族歧视政策,拒绝了侬智高的请求。眼看归附无门, 侬智高起兵造反,与宋王朝对抗, 领导农民进行反宋斗争,一路攻破邕州、东征广州、北伐荆湘。起义声势浩大, 侬智高拥兵十余万, 建立 “ 南天国”, 自称南蛮主, 并在柳州、迁江、宾阳、南宁四地建立了自己的根据地,以宾阳昆仑关为指挥中心,这“蛮王城”遗址相传就是侬智高利用柳州的水路优势称王驻兵所建。据守“蛮王城”临江一面可溯江而上,由龙江、融江直达广西西北部和湘西、黔东,也可顺水下游,入郁江、珠江达南宁、广东等地,进可攻退可守,来去自如。驻兵于此,还可向过往船只征税补充军需。

充分占据地利优势的“蛮王城”缘何走向落魄?《城中二千年》 记载,为镇压侬智高,宋仁宗委派名将狄青率八万人马南下平蛮。其后,狄青与侬智高在昆仑关激战四年有余。有勇无谋的侬智高不听其谋士颇猛及大将段红玉引兵杀出桂林直捣洛阳之计, 狄青抓住了侬智高轻敌的弱点,乘其醉卧之际一举杀入昆仑关, 击杀颇猛、段红玉,侬智高则率残余亲信逃窜至云南, 未得善终, 曾经壮观的“蛮王城”也成了无主之城。

如今“ 蛮王” 早已不在, 但“ 蛮王城”遗址仍静静坐落在距离闹市不远的山岭之中,向发现它的人诉说着背后这一段历史故事。

版权所有:柳州市莲花山保护中心(柳州市三门江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 

ICP备案号:桂ICP备2021000501号-1

桂公网安备:45020202000450号 

主办单位:柳州市莲花山保护中心(柳州市三门江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

地址:柳州市桂柳路168号       E-mail:lzslhsbhzx@163.com